小米遭遇寒冬!裁员降本、产品投诉、烧钱造车

转载 转自:赛迪网 | 2023年01月06日
小米遭遇寒冬!裁员降本、产品投诉、烧钱造车 ......

【转】2022年的12月对小米来说略显忙碌,先是曝出裁员消息,接着就是总裁更替,随后就是新机发布。

12月27日,小米集团旗下品牌Redmi举办新年发布会,正式发布K60性能宇宙的两款新品Redmi K60 Pro和Redmi K60,以及新机型Redmi K60E、Redmi Note 12 Pro极速版共计四款手机产品。同时,小米集团合伙人,中国区、国际部总裁,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在会上表示:“ Redmi K60 Pro要挑战2023年旗舰性能之王”“ 2023年不是2K不能叫国屏之光”。

而此次发布会,也是卢伟冰接棒王翔,升任小米集团总裁之后的首场发布会。此前,小米创始人雷军发布内部信称,集团举行正式晋升任命仪式,晋升卢伟冰为集团总裁,同时晋升王晓雁、屈恒和马骥为集团副总裁。

同时雷军在内部信中强调“集团正处于全新阶段的起跑线上。高端战略经过三年探索,刚刚交出了一份阶段性答卷之作 小米13系列。我们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进展也一直超预期,我们对2024年上半年顺利量产上市充满信心。接下来,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持续推动集团高端化战略,并推动集团业务聚焦和“精兵简政”,进一步提升集团运营效率。”

裁员“瘦身”、产品投诉、烧钱造车

从11月网上就开始频频冒出小米裁员的消息,其中手机部、互联网部、中国部等多部门均有涉及,但部门之间裁员力度不尽相同。针对裁员传闻,小米内部人士对外回应称,年底裁员确有其事,补偿方案为N+2,未休完的法定年假按照双倍金额折算。

如果用“多事之秋”来形容2022年的小米,那裁员,只是众多事情中的沧海一粟。

首先,手机质量问题就像菟丝子一般,寄生在身上。笔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“小米”,相关投诉量高达96737条。

ID为“Keeper_W”的网友写道,“2021年4月3日购买小米11Pro。在正常使用过程中,手机自动关机,重启手机后WiFi无法打开,要求退款;11月14日以小米11系列停产为由不再提供换新机服务。”

除此之外,“手机出现铰链凸起,内屏漏液,中轴异响问题”、“新电脑散热噪音异常大,接受不了”“小米手机质量问题,以次充好,大批量坏主板”等投诉更是屡见不鲜。

曾经的小米生态是用户心中的装家首选,而如今却变成的“凑合用,要不是家里有小米产品,可能不会再选择”,用户热情的消退,小米的营收也受到影响。

11月23日,小米披露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,本季度小米总营收705亿元,同比下滑9.7%;经调整净利润为21.2亿元,同比大幅下滑59.1%。

今年一季度,小米实现733.52亿元的营收,同比下滑4.6%,这是小米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收入同比有所下降的情况;第二季度,小米录得701.71亿元的收入,而上年同期收入为877.9亿元,同比下跌约两成;第三季度仍延续了下滑的趋势。

从净利润来看,小米前三个季度经调整后利润为28.6亿元、20.8亿元、21.2亿元,分别同比下降52.9%、67.1%、59.1%,与去年单季的盈利水平相比,相差甚远。

小米的营收、净利润双降,与主营业务智能手机的销量减少密切相关。

小米财报显示,三季度,其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4002万台,较2021年第三季度的4390万台同比减少8.4%。

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减少,也直接导致了小米智能手机业务的营收下滑。今年第三季度,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营收425.14亿元,同比减少11.1%,占总营收的比重也由去年同期的61.3%降至60.3%。

2022年虽然挣得少了,但是小米却花得多了。据了解,小米的研发团队还在不断扩大中,与二季度比起来,小米第三季度仅员工薪酬开支就多了2亿元。

对于造车业务,不仅要有强大的研发团队,更直接的是能否持续加大资金投入,毕竟造车是相当烧钱的业务。财报显示,今年第三季度,小米研发费为41亿元,同比增长了25.7%,环比增长了8.1%。其中,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的费用达到了8.29亿元,在今年前两个季度,这项支出分别是4.25亿元和6.11亿元,截至目前,小米2022年的造车支出已达18.65亿元。

大力的投入下,小米造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。

2022年8月,雷军在年度演讲中展示了小米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。但事实上,小米需要面临的难题还有很多,开始造车时小米就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——“自产自研”。

在造车上,小米遇到了其他互联网巨头下场造车共同的难题,资质问题。要知道,一家企业想要造车,必须同时获得发改委的许可资质及工信部的认可资质,当前小米造车的资质仍悬而未决。

2022年8月,据彭博社报道,由于小米取得独立生产汽车的许可证有所延误,小米正在和北汽集团商谈合作生产电动汽车的相关事宜。随后,又有市场传言称,小米可能会在2023年6~7月获得造车资质。

但是,1月2日晚间9时许,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很快就“小米造车遇坎以及小米汽车品牌没批下来”的传闻发微博回应称,该消息不实,不存在所谓品牌需要批准的说法,此外小米汽车进展顺利。

小米的寒冬

即便如官方所言,“不存在所谓品牌需要批准的说法”,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快速上升,留给小米汽车的时间、市场份额已经越来越少了。据乘联会数据,2022年11月,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36.2%,而这个数据在2021年1月仅为6.8%。同时,蔚来、小鹏、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已推出第二代车型,比亚迪的销量迎来爆发式增长,特斯拉也接连降价抢订单。

营收下滑、主营业务迈向高端市场受阻,造车业务进展缓慢,对小米来说,换帅、裁员只是一个开始,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需要面对。

标签:小米的寒冬

用户名:  密码:  没有注册?
网友评论:(请各位网友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,评论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)